山地学报 /oa 乡村振兴:山村土地功能-景观结构与空间效应的探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1 山地是中国地理国情的基本底色,塑造了国土空间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复杂性和艰巨性主要凸显于广袤山区,这亦是国家全面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然直面的挑战。要有效实现乡村振兴的阶段性和总体目标,不仅需要宏观层面的战略规划,还需要深入到区域、县域和镇域不同尺度,细致考察村庄类别和功能差异,特别是中西部山区的乡村振兴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山区的土地多功能性表现了地形梯度下人文与自然复合体的多样化特征,深入研究山区村域单位的土地功能与景观结构,以及村庄群落的土地功能与景观结构,对于理解山村业态的发展和空间效率至关重要。本文采用乡村地理学、土地科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视角,识别和解析村域土地功能与景观耦合的协调机制,科学评估县域土地功能与景观的级联效应,探索提升其空间效率的有效路径。研究成果为揭示中西部山区山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431 441 4700385 邓 伟<sup>1, 2</sup>,张少尧<sup>1</sup>, 张 昊<sup>1</sup>,杜星宇<sup>1</sup>,王占韵<sup>2</sup>, 苑全治<sup>1</sup>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异及其遥感评估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2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生态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作为生物生存的基石,区域土壤理化性质存在空间变异性,深入剖析其分布特征对于生态修复与保护具有生物学价值。地面调查等常规调查方法存在耗时费力、对遥感影像及实验数据要求较高、评估周期较长等局限性。本文选择鲁中南低山丘陵山地建立典型样地,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揭示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异质性规律,并结合无人机影像判读建立空间解译数据与地面调查数据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在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土壤厚度、砾石比、岩石裸露比三项指标呈现较高的空间变异,变异系数分别为54.16%、72.28%、61.11%,土壤pH值和容重变异幅度较小。(2)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的空间变异性较低,变异系数为22%~28%; 速效养分中铵态氮含量变异幅度达89%,其次为速效磷50%; 土壤综合养分指数呈现较强的空间变异。(3)海拔、坡度、坡向对土壤理化性质的解释度依次为10.4%、4.3%和2.7%,均达到显著水平,是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空间异质性最主要的三个地形因子。研究表明,空间解译数据反演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厘清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化规律与主控因素,可为开展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大尺度立地条件评估提供依据。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442 455 3766097 刘长媛<sup>1</sup>,韩文昊<sup>1</sup>,田永任<sup>1</sup>,王泽民<sup>2</sup>,王延平<sup>1<sup>*</sup></sup> 蒋家沟失稳性坡面不同区段植被-土壤的耦合关系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3 植被和土壤的耦合关系是衡量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关于植被和土壤之间协同作用机理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类活动干扰或自然演替的生态系统,灾害干扰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研究仅关注灾害造成的坡面失稳区,忽视了灾害对坡面整体生态过程的影响效应。因此,本文选择蒋家沟流域3个气候区具有代表性的5个失稳性坡面(包括稳定区、失稳区和堆积区3个区段)为研究对象,基于7个植被指标和8个土壤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综合权重和影响失稳性坡面生态系统的主要因子,并构建植被-土壤耦合协调度模型。结果表明:(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是影响蒋家沟失稳性坡面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最主要因子; 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有效钾、有机碳、全氮、水解氮也是重要的影响因子。(2)蒋家沟失稳性坡面稳定区的植被和土壤综合评价指数总体上均高于失稳区和堆积区; 温带湿润山岭区的植被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次之,干热河谷区最低; 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的土壤综合评价指数明显低于其他2个气候区。(3)亚热带和暖温带半湿润区、干热河谷区的失稳区和堆积区均为植被土壤初级协调发展,其稳定区和温带湿润山岭区全部区段均为植被土壤中级协调发展; 温带湿润山岭区整体表现为土壤滞后发展,干热河谷区整体表现为植被滞后发展。研究结果可为制定最佳策略以促进蒋家沟脆弱生态系统快速有效恢复和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456 470 1269719 刘忆南<sup>a, b</sup>,林苡婧<sup>a</sup>,李 奇<sup>a, b</sup>,孙 凡<sup>a, b</sup>,林勇明<sup>a, b<sup>*</sup></sup>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红色研学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4 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空间和精神家园,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文化价值载体。红色研学旅行,作为中国特有的教育模式,既是铸魂育人的实践路径,更是文化认同的集合表象。然而,前期研究多从供给侧角度出发,探讨红色研学产品开发、课程设计、活动策划及基地建设等方面,缺乏对需求侧的红色研学者行为意向影响机制的研究。本文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SEM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深入探讨红色研学者行为意向的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红色文化理论认知(0.381)比红色目的地形象认知(0.326)更易引发红色研学者的情感共鸣,文化认同(0.361)比情感共鸣(0.270)更能影响研学者的行为意向;(2)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在红色研学者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3)红色研学旅行具有资源整合—场景营造—课程设计—情感共鸣—文化认同—行为意向的逻辑脉络,由此引发地方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国家使命感不同层次的情感共鸣,进而产生行为意向;(4)针对红色研学者年龄和职业差异形成的多元需求,本文提出分类设计理论课程,强化红色文化理论认知; 提升目的地形象,拓展红色文化内涵; 丰富情感体验内容,增强文化浸润,有效链接文化认同等建议,可以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赋能文旅新质生产力提供实践样板。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471 482 2219797 张 倩,龚玉虹,甘 娜<sup>*</sup> 三江并流区干旱河谷藏民对人类福祉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5 人类福祉,从个体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出发,可用来评估社会发展成效与政府决策有效性。评估利益相关者对人类福祉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确定福祉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关系,是生态保护与提升乡村福祉的重要依据。然而,针对山区开展的乡村福祉和服务感知研究较少,对细分各种类型的服务和各维度福祉的关系仍未予以充分探索,且缺乏对三江并流区干旱河谷这一特殊地区的关注。本研究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定量评估三江并流区干旱河谷藏族居民的福祉水平和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三江并流区干旱河谷藏民的福祉总体水平为3.95,五个福祉维度中,最高为良好的社会关系(4.42),其次为安全(4.07)、基本物质需求(4.06)和健康(3.93),而自由和选择得分最低(3.43)。(2)当地藏民对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满意度更高,最重视“水供给和水质”这一供给服务。(3)在福祉维度中,自由和选择与生态系统服务感知的关系最紧密,且呈正相关关系,而基本物质需求与服务感知的关系最弱。(4)推动地区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样的工作机会以及提升藏民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感知,有助于提升自由和选择维度的福祉。本研究结果可为提升干旱河谷区藏民福祉及乡村振兴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483 495 1867716 祖悦晴<sup>1a</sup>,唐海萍<sup>1a<sup>*</sup></sup>,陈玉福<sup>2</sup>,姚冠桐<sup>1b</sup>,陈宇超<sup>1a</sup>,陈元龙<sup>3</sup> 大别山区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及其耦合协调度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6 中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乡村转型受到广泛关注。探究其乡村地域多功能的作用关系和时空分异性,是实现乡村地域资源优化配置、解决乡村发展面临的困境、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中国大别山区,作为历史上重要的革命老区,其经济落后与自然资源丰富的双重特性,构成了研究乡村地域多功能演变的典型案例。本研究以大别山区县域乡村地域作为研究区,构建乡村地域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定量分析了2005—2020年大别山区31个县域乡村地域多功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耦合协调性变化。结果表明:(1)大别山区乡村地域生态功能保持稳定,生产、生活功能逐步提升。乡村地域生产功能空间集聚特征趋于分散,整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四周高、中部低”; 生活功能由开始的分散式空间格局,经过发展形成较为均衡的乡村生活功能分布格局; 生态功能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增强,整体表现出“中部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呈现出“依山傍水、带状串联”的分布特征。(2)研究期间,大别山区乡村地域多功能耦合协调度稳步提高且整体处于中度协调阶段。中部山区可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补齐生产和生活功能短板; 而生产和生活功能较为突出的县,则应继续维护其功能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保障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大别山区以及其他类似地区乡村多功能的空间优化配置和发展方向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乡村地区的顺利转型和城乡融合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496 506 3074106 程 佳,方世明<sup>*</sup> 基于地理网格的中国5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7 中国A级旅游景区体系是衡量旅游质量的标准。A级景区体系的空间分布是旅游活动地理特性的直观反映,其独特的空间分布格局彰显了背后复杂的驱动机制。然而,关于5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前期研究多集中于社会经济因素,缺乏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系统分析,较少采用如地理网格这样的高度定量化方法。本文以中国318个5A级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地理网络数据分析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5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形态为集聚型,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密集分布区呈现出“一核四区”的空间格局,具有沿长江干流、地形二级阶梯与三级阶梯交界带集中分布的空间特征。(2)在影响5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地理环境因素中,空间异质性由强到弱分别为经济、城镇、生态、道路、气温、人口、降水,其中气温、人口因素为负向影响。(3)中国5A级旅游景区分布呈现出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生态优良地区聚集的特征,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中的生态环境质量对5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影响起主导作用,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中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5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根本性因素。本研究可为5A级旅游景区的评定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优质旅游资源向优质旅游产品转化提供有益参考。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507 518 5578030 何小芊<sup>a</sup>,厉 峰<sup>b</sup> 中国山丘区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8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自21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山丘区域,其人口年龄结构的变迁对资源优化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构成了深刻影响。既有研究多聚焦于全国或特定区域的老龄化现象及其机制,而对山丘区这一特定地貌类型下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轨迹及其驱动因素探究不足。本文基于2010—2020年分县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山丘区人口老龄化时空演变,利用地理探测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山丘区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显著加深,表现为人口老龄化率的持续攀升和人口老龄化类型的复杂化; 区域间差异明显,中部山丘区逐渐超越东部,成为老龄化最为严峻的地区; 地形分布上,丘陵县的老龄化程度持续高于平原县与山区县,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征。(2)空间布局上,老龄化趋势自东向西蔓延,全局性空间集聚效应随时间推移呈现减弱趋势; 局部区域中,低-低聚集模式显著减少,而高-高聚集模式则表现出更为集中的同时,亦呈现出向外扩散的态势。(3)山丘区的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异性是人口构成、社会经济状态及自然环境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主导因素随着时间动态变化,各因素间存在交互效应。(4)山区县和丘陵县的人口老龄化受社会经济因素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更多地受人口结构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可以为山丘区可持续发展以及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与科学依据。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519 534 6866497 连昭阳<sup>1,2</sup>,仲 佳<sup>3</sup>,徐定德<sup>4</sup>,曹 莎<sup>5</sup>,刘邵权<sup>1<sup>*</sup></sup> 不同岩性区火后泥石流成灾机理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9 森林火灾后留下的火烧迹地,在降雨条件下多发火后泥石流。林火燃烧破坏植被、改变土壤结构和土壤物理性质,使得火烧迹地的土壤层容重、孔隙率和渗透性等发生显著变化,造成火后泥石流成灾机制与普通泥石流有显著不同。此外,不同地层岩性区域(以灰色千枚岩、浅色花岗岩、红层泥岩为代表)的火烧迹地在火后泥石流的启动模式、灾害演变过程、动力学特性以及泥石流的规模上均表现出较大差异。本文对不同岩性区域的火后泥石流沟道开展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探讨火烧迹地母岩、坡表风化坡残积土、植物根系以及不同影响深度对土壤物理力学性质和渗透特性的影响,揭示不同岩性区域火后泥石流的成灾机理和规模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火后泥石流呈现出高重度、大粘度的流体特征。(2)不同岩性区火后泥石流启动模式、成灾过程、动力学特性和冲出规模均表现出差异。不同岩性区域的首次火后泥石流物源补给主要来源于坡面灰烬泥沙; 在后续补给过程中,变质岩区域主要表现为沟道下切和侧蚀滑坡补给; 火成岩区域主要为沟道下切揭底侵蚀补给; 而沉积岩区域则以沟道物源的铲刮裹挟和渐进夹带为特征。本研究可为中国山区火后泥石流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535 545 7288957 胡卸文<sup>1,2</sup>,周永豪<sup>1</sup>,何 坤<sup>1,2</sup>,曹希超<sup>1</sup>,胡亚运<sup>3</sup> 积石山地震触发中川乡液化滑坡—泥流及建筑损毁特征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0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M<sub>s</sub>6.2级地震。地震在邻近的民和县中川乡草滩、金田村诱发滑坡—泥流链式灾害,导致20人死亡、19条道路被阻断、65栋居民房屋被冲毁掩埋。本研究采用无人机摄影测量、野外实地调查访问、现场采样分析测试等研究方法,探讨地震滑坡—泥流的基本特征和成因机理; 通过对65份建筑物破坏样本的分析,研究泥流对建筑物的破坏特征和破坏方式。结果表明:(1)该同震地质灾害具有完整的“地震—液化—滑坡—泥流”链式灾害过程,链式末端沟谷型黏性泥流的物源主要为滑源区液化层砂质黄土。(2)地震诱发的地下饱和黄土层液化是滑坡—泥流发生的主要原因,强地震动、饱和黄土层和沟谷地形是发生的主要条件; 填沟造地、农田灌溉、低温冻结导致底部地下水位抬升和下部土体饱和,增加了黄土层液化的可能性。震后,静态液化型滑坡可能持续发生,导致滑坡—泥流面积不断增大。(3)泥流对房屋的动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冲击和淤埋,并以淤埋作用为主。房屋距泥流主流线越近,其破坏越严重。该区域新建房屋应选择自震周期短、结构整体性好的砖混或框架结构。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震次生链式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防控提供参考。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546 556 6610724 刘 欢<sup>1a,1b,2</sup>,樊晓一<sup>1b,1c<sup>*</sup></sup>,夏贵平<sup>1b</sup>,姜元俊<sup>3</sup>,宋嘉麒<sup>1b</sup>,邓 鑫<sup>1b</sup> 云南一次秋季极端暴雨过程的天气学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1 全球多个区域的降水模式正逐渐向极端化演变。受东亚和南亚季风交汇影响,加之山地地形复杂,中国云南极端降水分布在时空上具有高度不均匀性,降水演变在不同区域具有差异性。前期云南极端降水的研究多关注极端暴雨发生的大尺度背景及影响系统,对其精细演变特征及其成因差异的探讨则相对不足。本研究利用逐小时区域自动站雨量观测资料、高空间分辨率的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以2015年10月9日云南一次强暴雨过程为研究对象,对其极端降水天气过程特点、系统演变及低层水汽辐合、锋区和切变活动特征、地形作用等进行诊断分析,探讨不同阶段、不同区域极端暴雨演变成因差异。结果表明:(1)2015年10月9日极端暴雨是孟加拉湾低压与冷锋切变相互作用的结果。水汽输送主体是孟加拉湾西南急流,其次是中南半岛偏南气流。切变西段水汽强烈辐合达-3.0&#215;10<sup>-7</sup> g•cm<sup>-2</sup>• hPa<sup>-1</sup>•s<sup>-1</sup>,锋区西段经向梯度-21&#215;10<sup>-5</sup> K•m<sup>-1</sup>,东西风交界面稳定维持在99°E~100.5°E,南北风在25°N~26°N。与2000年以来影响系统相似度第2的2015年1月9日暴雨过程相比,此次极端降雨低层水汽输送及辐合强度、暖湿空气及锋区强度均明显偏强,东西风及南北风对峙时间更长。(2)极端暴雨为西北—东南走向的移动型雨带、影响范围广。雨带较长时间维持,是切变线西段冷暖气流强烈辐合、西南急流向滇西南的水汽输送加剧、影响滇南的西南和偏南气流汇合作用增强而形成的,在强降水初期、发展、维持阶段各个因素的作用又有差异。(3)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大暴雨中心降水演变的成因也有很大差异,是低层经纬向风辐合、锋区辐合上升、地形对经纬向气流的强迫抬升、低层水汽辐合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可为提升云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预报能力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557 575 17195339 梁红丽,赵梅珠 “9·5”四川泸定M<sub>s</sub>6.8级地震诱发磨西台地地震响应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2 2022年9月5日泸定县磨西发生M<sub>s</sub>6.8强烈地震,震中距离磨西镇约7 km,此次强震导致磨西台地边缘产生了大量浅表滑坡灾害。本文通过调查、无人机测量、环境噪声测试及地形多谱放大分析(Simulator for mapped seismic response using a hybrid model, SiSeRHMap)等,对磨西台地地震效应进行研究。调查表明:(1)台地边缘发育同震滑坡90处,集中在台地东、西两侧边缘,以浅表层小型滑塌为主,破坏深度2~5 m,地形坡度多在50°以上。(2)33处环境噪声水平与竖向谱比(H/V)分析揭示,场地卓越频率以1~4 Hz低频为主,谱比放大系数随着离台地边缘距离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离台地边缘距离小于20 m的范围场地大多具有方向效应,优势方向趋近垂直临空面走向。(3)综合地形放大计算分析表明,磨西台地边缘破坏与其场地地形共振效应密切相关,在台地东、西两侧的坡度越大、地形越凸出、土体越松软的区域场地地震响应越强烈,易破坏。本研究对磨西台地灾后重建及抗震设防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及理论意义。 2024年07月25 00:00 2024年第4期 576 590 14495431 王鹏程,罗永红<sup>*</sup>,刘红枫,景俊杰